本網訊(通訊員 楊雅 鄧雪晴)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搭建家校溝通橋梁,凝聚學校育人合力,環境生態與生物工程學院赴廣西、恩施、武漢等地開展暑期家訪活動。
7月1日,學院2022級生物技術01班班主任朱雄偉一大早便帶著小A同學驅車8個多小時,前往恩施州建始縣三里鄉蟠龍村小A的家進行家訪。小A出生時父親就去世了,不久母親改嫁,小A只能與80歲的祖父相依為命。朱雄偉向祖父宣傳了學校獎助政策,并告訴他,小A很優秀,去年獲評了優秀學生干部、甲等綜合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現在正在準備考研究生,以她的能力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祖父一直拉著朱雄偉的手,當聽到孫女的優異表現時,老人那只“受傷”的手顯得力量大了很多,他感慨道:“她很懂事,上學期間一直做兼職補貼家用,是個苦孩子??!”臨走時,朱雄偉把身上的1000元塞給了小A,小A含著淚感謝老師與學校對自己的照顧,并表示會認真準備考研、樂觀面對生活,一定不辜負老師和學校對自己的期望!
7月23日上午,學院黨委副書記鄭冬潔、學院副院長李思悅、2022級生物科學類1班班主任劉紫薇、2022級輔導員鄧雪晴前往武漢市江岸區看望家庭困難學生小周及其生病家人。鄭冬潔向他們講解了學校的獎助貸以及生源地貸款等相關政策,鼓勵學生要堅定理想信念,面對困難迎難而上,努力學習,不要有經濟上的顧慮;李思悅就專業規劃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探討,引導學生早定目標,及早籌劃;劉紫薇和鄧雪晴向家長匯報了學生的在校學習、生活等表現,肯定了學生在學習、學生工作中的突出表現。最后,老師們同學生及家長對考研、職業規劃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并鼓勵學生要早進實驗室,鼓足沖勁,為自身未來的職業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家長表示十分感謝這次家訪的機會,她們也對孩子在校學習生活及未來規劃有個更清晰的了解。
7月24日上午,學院2021級輔導員楊雅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小林同學家中,向家長詳細介紹了小林的在校表現,并與學生、家長共同探討未來生涯發展。小林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自我約束,為今后的人生規劃提早做好準備。小林家長說:“小林長這么大,這是第一次有老師來家訪,非常感謝學校對我們小林的關心。希望學校接下來能多多督促小林學習,我們今后也會多與學校溝通,讓小林有一個光明的未來?!睏钛鸥兄x了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表示學校定會與家長同心協力,擔負起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責任。
7月30日下午,2022級生物科學類5班班主任俞永祥、2022級輔導員鄧雪晴前往武漢市硚口區小鄭家中。俞永祥就專業去向及考研規劃與家長進行了深入交流,鄧雪晴就學生的在校表現向家長進行了匯報。經過深入交流,家長意識到學生步入大學后,要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性,要懂得放手,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從而助力學生更好成長成才。家長表示,幸好有了這次家訪的深入溝通,也受到了啟發和鼓舞,以后一定加強聯系。
學院將持續開展萬名黨員教師家校協同暑期家訪活動,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深入了解學生家庭情況,通過家訪進一步拉近了學校與家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學院、家長、學生三者的交流與溝通,不斷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努力做到家訪有溫度、育人有情懷。(審稿 鄭冬潔)